【传统文化】短小精悍却震撼人心:5篇古代《铭》文,句句是人生智慧!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2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54
一人一生 一个图书馆为你积累的知识安一个网上的家

图片

【传统文化】短小精悍却震撼人心:5篇古代《铭》文,句句是人生智慧!  “铭”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,短小精悍而意蕴深远,或刻于器物,或勒于碑石,或书于座右,既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结晶,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今日特精选五篇最具代表性的“铭”文,带您领略文言文的极致魅力,感受古人“微言大义”的写作艺术。

图片

01.《陋室铭》唐·刘禹锡  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孔子云:何陋之有?  【翻译】山不在于高,有了仙人就会有名气。水不在于深,有了龙就会有灵气。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,只因我的品德高尚(而显得美好)。苔藓爬上台阶呈现翠绿,草色透过竹帘映得屋内青翠。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,往来的没有无知之人。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,阅读珍贵的佛经。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,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。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草庐,又像西蜀扬雄的玄亭。孔子说:“这有什么简陋的呢?”  【推荐理由】刘禹锡以陋室自况,展现了中国文人"安贫乐道"的精神境界,语言清新脱俗,意境高远,堪称"铭"体典范。02.《座右铭》东汉·崔  瑗  无道人之短,无说己之长。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世誉不足慕,唯仁为纪纲。隐心而后动,谤议庸何伤?无使名过实,守愚圣所臧。柔弱生之徒,老氏诫刚强。在涅贵不淄,暧暧内含光。行行鄙夫志,悠悠故难量。慎言节饮食,知足胜不祥。行之苟有恒,久久自芬芳。  【翻译】不要议论别人的短处,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。施恩于人切勿记挂,受人恩惠切莫忘记。世俗的荣誉不值得羡慕,唯有仁德才是根本。扪心自问后再行动,别人的诽谤又怎能伤害?不要让名声超过实际,保持愚拙是圣人所赞许的。柔弱是生存之道,老子告诫不要刚强。身处污浊贵在不被染黑,外表暗淡却内含光芒。浅薄之人的志向,终究难以远大。谨慎言语节制饮食,知足常乐能战胜不祥。如果能够持之以恒,日久自然散发芬芳。  【推荐理由】崔瑗的人生箴言系统全面,涵盖了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,语言质朴而哲理深刻,是古代"座右铭"的开山之作。03.《剑阁铭》北宋·张  载  岩岩梁山,积石峨峨。远属荆衡,近缀岷嶓。南通邛僰,北达褒斜。狭过彭碣,高逾嵩华。惟蜀之门,作固作镇。是曰剑阁,壁立千仞。穷地之险,极路之峻。世浊则逆,道清斯顺。闭由往汉,开自有晋。秦得百二,并吞诸侯。齐得十二,田生献筹。矧兹狭隘,土之外区。一人荷戟,万夫趑趄。形胜之地,匪亲勿居。昔在武侯,中流而喜。山河之固,见屈吴起。兴实在德,险亦难恃。洞庭孟门,二国不祀。自古迄今,天命匪易。凭阻作昏,鲜不败绩。公孙既灭,刘氏衔璧。覆车之轨,无或重迹。勒铭山阿,敢告梁益。  【翻译】巍峨的梁山,堆积的石头高耸入云。远处连接荆山衡山,近处连着岷山嶓冢山。南面通向邛都僰道,北面抵达褒斜谷。狭窄处超过彭门碣石,高度超越嵩山华山。这是蜀地的门户,既坚固又重要。这就是剑阁,悬崖壁立高达千仞。穷尽地势之险要,极尽道路之陡峻。世道混乱时就叛逆,政治清明时就归顺。关闭时如同汉朝,开放时自有晋代。秦国得此险要,得以吞并诸侯。齐国得此要塞,田生献上计谋。何况这狭窄险要之地,是中原以外的区域。一人持戟守卫,万人难以逾越。地形险要之地,不是亲信不可驻守。昔日诸葛亮,看到中流而喜。山河的坚固,却被吴起所轻视。兴国在于德行,险要也难以依靠。洞庭孟门之险,两国却未能延续祭祀。从古至今,天命不易改变。依仗险阻而昏庸,很少不遭失败。公孙述已经灭亡,刘禅也衔璧投降。翻车的轨迹,不要重蹈覆辙。刻铭在这山间,斗胆告诫梁益二州。  【推荐理由】张载以雄浑笔力描绘剑阁天险,却得出"兴实在德,险亦难恃"的深刻历史教训,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高度。04.《汤盘铭》商·商  汤  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  【翻译】如果能够一天自新,就要天天自新,永远自新。  【推荐理由】虽仅有九字,却浓缩了中华文化"自强不息"的精神内核,被誉为"最短的哲学论文",影响中国思想数千年。05.《瘗鹤铭》南朝·华阳真逸(传)  鹤寿不知其纪也,壬辰岁得于华亭,甲午岁化于朱方。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?奚夺余仙鹤之遽也。乃裹以玄黄之币,藏乎兹山之下,仙家无隐晦之志,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:相此胎禽,浮丘著经。余欲无言,尔也何明?雷门去鼓,华表留声。我唯仿佛,事亦微冥。尔将何之?解化惟宁。后荡洪流,前固重扃。左取曹国,右割荆门。山阴爽垲,势掩华亭。爰集真侣,瘗尔作铭。  【翻译】仙鹤的寿命不知其年岁,壬辰年在华亭得到它,甲午年在朱方它死去。上天难道不愿让我翱翔于广阔天空吗?为何这么快夺走我的仙鹤。于是用玄黄色的丝帛包裹它,埋葬在这座山下,修道之人没有隐藏心志的习惯,我们因此立石刻字记载此事,篆刻不朽的铭文说:看这只胎生的仙禽,浮丘公曾为它著书立说。我想保持沉默,你又怎能明白?雷门的鼓声已去,华表上留下鸣叫声。我只能依稀记得,事情也已模糊不清。你将去往何处?解脱羽化归于宁静。后面是浩荡的洪流,前面是牢固的重门。左边是曹国的土地,右边是荆门的山峦。山北明亮干燥,地势掩盖了华亭。于是聚集真诚的道友,埋葬你并作此铭文。  【推荐理由】这篇铭文以鹤喻人,文风飘逸玄远,充满道家思想色彩,被誉为"碑帖之祖",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。  五篇铭文,五种境界。《陋室铭》显文人风骨,《座右铭》述处世哲学,《剑阁铭》论治国之道,《汤盘铭》彰革新精神,《瘗鹤铭》展道家情怀。这些短小精悍的文字穿越时空,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。

图片

—The end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